纯水机与净水器的区别
admin172 次
随着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,许多消费者逐渐意识到饮用健康水的重要性,开始购买净水设备,保障家庭饮用水的健康。由崂山产自1987年全国第一瓶矿泉水,到1995年娃哈哈纯净水诞生,到目前的净水器、纯水机市场,到底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净水设备一直争论不休。

1.有与无矿物水之争
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为“反渗透膜过滤技术”。在理论上,除H2O以外的任何物质(包括矿物质元素,如对人体有益的钙镁离子),都可以被过滤掉。它的工作原理是“超滤膜过滤技术”。其主要优点是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,有效地保留了水中的天然矿物质元素,过滤后不再纯净水。
实际上,饮用安全与否并不会对饮用安全产生很大影响。人在饮水中获取的微量元素仅占很小比例,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均衡,就不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。国内水质南北差异很大,选择纯水机和净水器,关键还是要看当地水质。
2.酸性水与碱性水之争
大家都知道,人的胃都是酸性的,有商家借题发挥,打出“喝弱碱性水能调胃酸碱”的宣传语,这种说法是错误的!
其实,胃一直都处于强酸性环境,胃酸的作用是杀菌,使胃酶具有活性,并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,容易分解和消化。而且胃酶是一种嗜酸菌,胃每天分泌量很大,无论进水多少都会变酸。致病微生物如副溶血性、沙门氏菌等都属于偏碱性,试想如果饮水会使肠胃变碱性,也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。

正常情况下,人体的PH值在7.0-7.4之间属于中性或弱碱性,人体细胞衰老或患病后就会转变成酸性体质,但是酸碱度还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,外界的碱性和酸性都不能改变人的PH值。人体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,酸碱度在系统中不容易改变,如果太酸就变成了酸中毒,太多碱就会变成碱中毒,严重者直接死亡。
所以,用偏酸性或偏碱性来划分水质是不科学的,要看是否达到水质标准,水里的杂质及其被污染的情况,才能决定水质。纯水机和净水器过滤后的PH值,都在科学的饮用标准范围之内。
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净水设备,从我们喝的什么水,到我们喝的水是否安全,都是出于对健康负责,对家人负责,认真选购净水设备特别重要,也许,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关心和付出,对于时时刻刻需要水的我们来说,水质的好坏真的很不同。
评论 | 0 条评论